查看原文
其他

期刊概览:《外国文学》2022年第4期目录摘要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外国文学》第4期

主编:金莉


本期目录


本期摘要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虚构和非虚构写作

刘文飞

关键词:陀思妥耶夫斯基 虚构 非虚构 思想小说


内容提要: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写作由虚构和非虚构两大板块构成,这两大板块在他的创作中各占半壁江山。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虚构和非虚构写作均服务于同一目的,即阐释作家的俄罗斯理念。陀思妥耶夫斯基同时进行虚构和非虚构写作,既受当时俄国社会和文化语境的左右,也是他独特的叙事策略之结果。陀思妥耶夫斯基晚年的几个短篇小说,显示出他在虚构和非虚构之间腾挪转移的独特的小说叙事手法。同时关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虚构和非虚构写作,能使我们更全面、更完整地认识和理解陀思妥耶夫斯基这位思想家作家及其多元创作。



“沿着精神的阶梯上升”

——《植物变形记》和歌德的自然哲学

童  明

关键词:歌德;斯宾诺莎;植物形态学;

参与性认知;变形


内容提要:歌德 1790 年发表的《植物变形记》堪称诗学感知和科学感知和谐一体的大作。在歌德“直觉的科学”里,感官的肉眼和超感官的“心灵眼”合成“参与性的认知”,即:以此灵性的视力,感知宇宙间有序而永恒变化的生命创造力,以人的精神参悟大自然的精神,进而以人的创造参与“神”的创造。本文谈及歌德意大利游历期间所产生的精神飞跃,论及斯宾诺莎的自然哲学对歌德产生的影响,阐述《植物变形记》提出的原型“叶”的变形,探讨歌德的自然观,最后以歌德的诗句诠释歌德的植物形态理论。


论丽兹·洛克海德诗歌中的女性声音

何  宁

关键词:苏格兰;洛克海德;女性主义;诗歌


内容提要:女性诗人在英国战后文学中具有重要地位。作为当代苏格兰首位女性民族诗人,丽兹·洛克海德的诗歌创作展现出了对文学中女性身份呈现的探索,是当代苏格兰文学的标志。她的诗歌作品通过对文学经典的重写,以多样化的形式来探讨女性通过文学创作的发声之道。洛克海德的诗歌同时思考了女性的身份问题和苏格兰的民族身份问题,以自己独特的风格来探讨当代苏格兰社会的重要议题。洛克海德对苏格兰诗歌传统的发展让她成为当代文学发展中最具影响力的声音之一。


“斯坦贝克问题”之解

方  杰

关键词:“斯坦贝克问题”;作家声望;通俗文学;

现实主义;文学与政治


内容提要:“斯坦贝克问题”长期困扰学术界并影响到学者对斯坦贝克其人其作的合理评价。有论者认为,造成该问题的原因在于斯坦贝克的文笔生涯存在三大反讽,分别涉及其批评声誉、作品的大众接受度以及政治倾向。从这三个方面入手,结合斯坦贝克的文学实践讨论与之相关的一些理论问题并对“斯坦贝克问题”做出解读,将有助于学术界对斯坦贝克其人其作的理解以及斯坦贝克研究的健康发展。


奥登“祛魅论”的三个维度:

以《海与镜》为中心

张  强

关键词:奥登;祛魅;权力建构;文学功用;

读者与作者


内容提要:英国诗人奥登在 20 世纪 40 年代初期移居美国,并完成了诗剧《海与镜》,续写了莎士比亚的经典剧作《暴风雨》,以此来阐释自己的“祛魅论”。本文通过跨文本阅读的视角分析奥登对莎剧中人物形象的重塑,指出这一时期奥登诗学观的主要特点,即对权力等级的建构、文学的功用,以及读者与作者关系等进行一系列的祛魅。本文从上述三个方面分析奥登“祛魅论”的要义,并指出:在权力等级的建构方面,对《暴风雨》中人物矛盾的和解方式提出质疑,并以剧中对“魔法”的祛魅解构权力体系所建构出的等级制;在文学之功用方面,以“海”与“镜”为隐喻,驳斥说教性的诗学观;在读者与作者关系上,以凯列班为自己代言,寻求诗歌阅读的个体性与戏剧欣赏的群体性之间的平衡。


中立者之罪与“放弃”

——兼论《神曲》文本新解

潘源文

关键词:但丁;《神曲》;中立天使


内容提要:在《神曲》中,中立天使和无所作为者的灵魂同处“地狱门厅”。但丁从神学文本、异象文本和传奇文学中提炼出中立天使的形象,却改变了俗语文学对中立天使的宽容,将其打回“地狱”。身处“地狱”的天使不仅是神学问题,还构成了但丁对政治现实的论断,其线索是因怯懦而退位的教宗策肋定五世。在但丁看来,这位教宗的退位否定了上帝的意志,属于非法之举,并确认了卜尼法斯八世的僭越之实。根据《炼狱篇》第二十章中休·卡佩所见异象的新解读,但丁对卜尼法斯八世的两次评价并不冲突,对策肋定五世与辛辛纳图斯的“放弃”作出的相反评价,反映了诗人的宗教观与政治伦理观。


欧里庇得斯《伊翁》中的神圣世系与伦理实验

王瑞雪

关键词:欧里庇得斯;《伊翁》;父系;伦理秩序;神圣正义


内容提要:古希腊悲剧家欧里庇得斯的剧作《伊翁》上演于雅典的社会文化变革的年代。本文在其时代智识“启蒙”的思想文化语境中解读该剧对城邦生活中的伦理问题的探索。这部剧结合了雅典的地生神话世系与现实中的性别角色议题,演绎了父系传统的悖谬与不稳定性。剧中人以“人的尺度”重新审视神的权威,混淆了强力与正义的原则,加剧了世系传承的危机,导向了伦理失序的状态。剧情的发展以神的降临强行收场,恢复了父系的传承,重建了伦理的秩序。然而剧中伴随着神圣正义的消解与复归、伦理的失序与重建,属人尺度的有限性并未得到最终的解决,从而暗示了又一场“启蒙”的循环。


古尔纳《遗弃》中的文化无意识

李  阳

关键词:古尔纳;《遗弃》;文化无意识;殖民主义


内容提要:2021 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的小说《遗弃》以自传的形式,讲述了非洲几代印度移民跨越种族界限、突破文化屏障的爱情悲剧。作品中,古尔纳围绕着遗弃的主题,以桑给巴尔岛上的两个家庭为中心,将文化问题与爱情交织起来,从殖民、种族、信仰和性别等层面的文化无意识入手,深入展现了殖民主义对人的影响。这四重文化无意识不仅揭示了殖民主义在非洲的历史遗留问题,也提供了关于后殖民时代生存出路的思考。


“科学的世纪”与文学的特质

——科学与现实主义“求真”之关系考论

蒋承勇

关键词:科学;类比方法;现实主义;求真;现代性


内容提要:19 世纪西方自然科学的巨大成就,改变了这个时代的精神文化气候,导致了文学的重大变革。科学精神和科学理性的渗透,催生了具有“先锋性”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现实主义把“类比”等科学方法与理念应用于文学创作,不仅使其“求真”特质得以凸显,也使西方文学之“真实性”特征达到了一个历史新刻度;这既表征了现实主义的一种历史贡献,也标示了西方文学的现代性转型。不过,文学毕竟以审美为质的规定性,并以审美的方式实现求真或真实性目标,因此,现实主义之科学化“求真”特质虽有其历史合理性和当代价值,但也有历史性局限与偏狭,这也正是后来现代主义对其诟病与反叛的缘由之一。


形式批评中的实用主义

逻辑实证主义之争

——克兰与“新批评”派分歧的哲学根源

梁心怡

关键词:克兰;新批评;实用主义;逻辑实证主义;形式批评


内容提要:芝加哥文学批评派与“新批评”派同时兴起于 20 世纪 30 年代,共同担起了美国文学批评改革中的先锋角色。然而哲学根源上的分歧令二者对文学形式批评持有不同的理解。作为芝加哥学派的领军人物,克兰文学批评的基石来自古典实用主义,对于“形式”的理解以杜威式自然主义经验观为基础,对文本形式的研究包括了对伦理意图与影响等方面的判断。而新批评派受逻辑实证主义影响,以对文本语言形式进行语义分析为方法,具有去价值判断的倾向。通过比较实用主义与实证主义影响下的文学批评,可发现其区分一直延伸到当下的文学理论研究阶段,意味着 20 世纪美国人文智识领域整体性地呈现为逻辑分析与价值判断对立的格局。


西方文论关键词:接受美学

任卫东

关键词:接受美学;康斯坦茨学派;读者;

期待视野;召唤结构


内容提要:接受美学作为接受理论研究中最重要的一个流派,诞生于 20 世纪 60年代中后期的联邦德国。以姚斯和伊瑟尔为代表的康斯坦茨学派,强调读者在文学接受过程中的积极能动作用,认为作品的意义是在读者的阅读过程中产生的。姚斯和伊瑟尔的理论有各自的侧重点:姚斯关注读者与作品之间的视野交融和变化,从接受的角度研究文学史;伊瑟尔感兴趣的是具体阅读过程中,文本结构与读者之前的互动关系如何生成作品的意义。接受美学的创立,使文学研究的中心从作家和作品转移到读者身上,导致传统文学研究的范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西方文论关键词:新维多利亚小说

金  冰

关键词:新维多利亚小说;后现代历史想象;维多利亚时代;重构


内容提要:本文以“新维多利亚小说”作为研究对象 , 以 20 世纪末兴起的“维多利亚时代热”及“新维多利亚主义”为切入点,对新维多利亚小说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文化语境进行分析,探究其当下文化意义。在此基础上,围绕有关新维多利亚小说的界定和分类展开讨论,以不同分支的新维多利亚小说为节点,分别聚焦于“后殖民新维多利亚小说”“女性主义新维多利亚小说”以及“新维多利亚传记小说”与生命书写等不同类型文本的主题建构与叙事策略,以期对新维多利亚小说的历史想象与言说模式进行整体论述。


G. L. 迪金森的现代主义

人本美学观及其儒学根源

陶家俊

关键词:迪金森;人本美学;儒学;文明道体


内容提要:本文从跨文化视角分析英国现代主义思想家 G. L. 迪金森的现代全球视域中以儒学为根源的现代主义人本美学。迪金森的现代主义人本美学观主要包括儒学根源、人本美学观及中西文明道体之问三个部分。立足儒学和古希腊人本精神,迪金森重建现代主义人本美学,反思批判现代西方文明。他对儒家文明精神的提炼及跨文化美学转化开启了中西文明精神循环交融的场域。


老姑娘与维多利亚时代的文雅文化

——《克兰福镇》的淑女兼及《爱玛》

傅燕晖

关键词:老姑娘;文雅文化;淑女;盖斯凯尔;

《克兰福镇》


内容提要:阶层和性别是维多利亚时代淑女身份的两大要素,而婚姻状况亦是不可忽略的身份要素。在维多利亚时代作家伊丽莎白·盖斯凯尔发表于 19 世纪 50 年代的小说《克兰福镇》中,尤为凸显的是一群出身中产阶层的老姑娘和寡妇成了女主角,她们深谙文雅文化,善用文雅话语,善用微薄的资财来巩固身份地位,尽显女性的自足与精干。然而,小说并未表现出盲目乐观。在作者的笔端,淑女的才干终究受制于淑女的性别属性。小说恰恰揭示了淑女优越的社会地位及其巩固社会地位的才干掩盖不了其在性别属性上处于附属地位的事实,也改变不了女性命运的底色。《克兰福镇》从老姑娘命运与文雅文化的交织中看到了经济的决定性力量,亦洞见了推动女性命运变化的形势。


解构睡美人童话:伊迪丝·华顿的睡眠叙事

杨傲霜

关键词:华顿;睡眠;睡美人;童话


内容提要:伊迪丝·华顿频繁在小说中刻画睡眠场景,以女性的沉睡与失眠颠覆睡美人童话的美好沉睡叙事。其中,沉睡是对童话中睡美人被观看场景的还原,作家通过展现男性观者的窥阴快感及其潜在暴力,表现沉睡女性在男性凝视下的被动、脆弱,曝光了观看与沉睡间不平衡的权力关系。失眠则构成对睡美人童话情节的重大转折,叙事以女性的自观视角展现其自我意识和身心体验。在此,失眠既是内心痛苦的表征,也是重塑主体性的契机。华顿的睡眠书写在语言上明确指向睡美人童话,从人物塑造、叙事模式、主题内涵等多个层面解构了其建构的性别规范。


论乔伊斯的宗教之维

许清海

关键词:乔伊斯;自由思想;宗教传统;阿奎那;

类比;反讽


内容提要:乔伊斯与宗教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他在年轻时宣称脱离教会,但宗教传统却从未从他的作品中退场。乔伊斯称自己是一个自由思想的典型,他在小说创作中对宗教传统的运用也基于这一身份和艺术家身份的结合。他推崇托马斯·阿奎那,后者的神学体系为他带来了美学上的启示,在有意或无意的误解中,他剥离了阿奎那美学思想的神学性,创造出强调审美主体的“领悟”的美学体系。在乔伊斯的小说中,在人类身上重演神明的故事是宗教传统的又一重要呈现形式,通过类比、反讽等方法,一些宗教人物和典故也成为塑造人、表现人性的武器。



词与物的罅隙

——论《马尔特手记》中的“不及物”书写

岳子涵

关键词:里尔克;《马尔特手记》;不及物书写


内容提要:在《马尔特手记》中,观看与书写是贯穿文本始终的两个主题。二者均脱离传统认识论的固有框架,指向了一种对外部世界的崭新观照方式。如果按福柯的理解,将现代文学视为一种“不及物写作”,那么《马尔特手记》勾勒出的正是这样一种书写的自我解蔽和折返自身。在这种自为的书写过程的不断推演中,物既未处于主体目光的照亮之下,也并非在文字秩序中被框定,而是诞生于可见与不可见之间,指向一种模糊性、多义性和开放性。


评黑尔的《小说与新伦理》

万晓蒙

关键词:黑尔;《小说与新伦理》;小说;伦理;

他者性


内容提要:2020 年末,多罗茜·黑尔出版新著《小说与新伦理》,以“他者性伦理”为核心重新审视亨利·詹姆斯以来英美小说体系的发展与演变。该书是黑尔二十余年前关于小说社会形式主义的理论著作的续篇,通过追溯英美小说百余年的演变,以不同小说家、理论家对小说“他者性伦理”的不同阐发为线索,进行若干跨学科、跨时代的对比,重新定义小说这一文类的审美内涵和社会价值。该书重构了在“伦理转向”批评论争中层见叠出、但并未得到充分研究的小说文体的特质与地位,对中外伦理批评、小说理论等领域的研究者都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往期精选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期刊概览:《外国文学》2022年第4期目录摘要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